以不同的形式闖進一個陌生人的居家生活,不小心就成了日常裡的小小浪漫。 那天我們在民生社區跟著老楊拾級而上,像是被邀到了朋友家作客,然後吃上了一碗朋友細心熬製湯頭的牛肉麵;所以這碗牛肉麵特別不一樣,無法歸類和比較,清雅純粹又溫潤豐厚。 老楊在二樓端出的私房牛肉麵,有油脂豐腴和茶湯清香,還有更多的是難以取代的餐桌時光。
經過了一季的沉潛,HUGH LAB 結束了實驗性質較重的「LAB」形式,更名為 HUGH dessert dining,並且以新的空間、更俐落的樣貌,在 2021 年的春天重新和大家見面。 相較於當初在四樓時賦予人的白色印象,這回的新空間選擇了沉穩的黑色調性,在大龍峒的轉角像是鑿出了一個洞穴般的基地,而這個基地卻改變了整個街區的氛圍。透過朦朧的長虹玻璃,由外而內的婆娑人影、或是由內而外的街景流光,...
聽過幾個曾到訪過的好友提起,大致上都對這晚要用餐的Ashin阿鑫小料理讚不絕口,真要讓他們說有什麼缺點嗎?「不好訂位。」幾乎每個人都這麼說。這年代似乎「預約困難」成了某個指標性的暗語,知道這樣的店家才顯得自己懂得門道。 不過若只是抱持著「朝聖」的心態前往用餐,那還真有些可惜了阿鑫師傅的用心。 曾在日本修業、待過幾間有名的餐廳、拿過許多證照和得了一些獎項,也回台擔任過食材行技術顧問的阿鑫師傅,在所有...
大同區的舊城印象深植,從大稻埕迪化街商圈為首,南北貨、廟口小吃、延三夜市、傳統市場等既有風貌,大抵是提及大同區時會有的想像;隨著近年咖啡廳文化越發興盛,這舊城區也開始有越來越多可愛的小店進駐,其中秋波名曲珈琲可能是近期最令人感到亮眼的店家之一吧。 有著濃濃地日式昭和喫茶店風情,木造門面、白蕾絲窗簾、紅色絨布沙發座;喝著吃著的是綠綠的哈密瓜冰淇淋蘇打、倒上濃郁鮮奶油的咖啡凍、以及有紅紅櫻桃的高腳杯布...
還是松山菸廠育嬰室時期的閱樂書店原建築,後面是一條貫通左右的開闊長廊,經過了搬遷、被當作辦公室、倉庫等用途,現在則被賦予了新的樣貌 —— 菸花合作舍。 菸花 ⟪Op.118.2⟫ 的小高哥,有感於當前世界被不得已的現況拉開的距離,於是策劃了這個空間概念,希望集合國內外好友們的優秀作品,維繫住良好的交流,然後一起期待重新聚首的時刻到來。
熟悉的食物口味,似乎最容易令人憑藉著味覺,勾起有關的溫暖回憶,所以口味這件事若能好好傳承,不失為一種保留一代人共同記憶的最好方法。 台北人如我,幾乎沒有什麼關於麻油雞肉飯的回憶,卻在造訪位在捷運小巨蛋站附近的饗翔食堂,吃到麻油雞肉飯時,有種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在台北工作的南部友人們,都如此懷念這個滋味的感覺。 有時候,不見得要多麼華美的料理或複雜的手法呈現,而是需要一碗香噴噴的家鄉味,就能暖入心脾。
人們總習慣在生活的縫隙擷取過往的痕跡,於是喜歡些復古或老派的事物或許其來有自,經歷過的是回憶、沒經歷過的便成了新潮的玩意兒,丰采同樣迷人。喫茶枝音便遊走在兩者之間,在景美的寶橋邊造了一個迷幻的空間,空間裡觸目所及都像似曾相識的日式喫茶店,但許多細節又新奇得令人無法將目光移開。坐在窗邊看著車水馬龍,不禁想著:在這裡,肯定會成就另一段覓得老派知音的浪漫記憶。
許多咖啡廳的迷人樣貌,是藉由時光堆積而來的。可能是生活的點滴、可能是努力而來的紀念品;而有些咖啡廳,卻像是依偎著當地環境的氣質而生成,分明嶄新、卻又熟悉得彷彿一直以來就伴隨著社區,才長成現在的樣子。在天母圓環旁的十環咖啡 Ten Square Coffee 就像是後者,分明在 2020 年底才悄悄地開幕,這新居卻顯得特別閒適從容,就這麼融入在圓環的生活風景裡,鑲崁得如斯恰當合宜。
可能是和舊空間相同的、熟悉的黑膠唱片樂音悠揚,在這個第一次踏進的場域裡,意外地令人感到安穩。位在松山文創園區裡、閱樂書店後方長廊,菸花《Op.118.2》在農曆年前開始營運,為從前延吉街上的一席主理人小高哥策畫的新空間。 不說是回歸,因為一席早已開枝散葉地留存在大家的回憶裡;嶄新的菸花《Op.118.2》正要開始綻放出不同的姿態。或許圓潤的樂曲和咖啡依舊、相聚的歡快和親切依舊,但這新的篇章,不免讓...
選在士林夜市裡,位於三樓的隱密空間,前方看出去色彩斑斕的招牌有些曼谷的氣息、後方看出去有奔騰的捷運和靜謐的遠山,正像是 LAB by Monsoon 季風食研想要帶給大家更多元的料理體驗。對於客家料理瞭解不多,大抵有些刻板的印象,我想 LAB by Monsoon 的出現,或許就是為了打破、並顛覆和我一樣的人對於客家料理的粗淺認識吧。 從前客家人起得早、開始做工前總會吃上一頓豐盛飽足的早餐,以維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