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林華榮市場&美崙街散策,那些關於老士林人的珍藏回憶
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紀,便會開始回憶以前小時候那個年代單純的美好,在士林出生、成長,到現在年過三十仍然在士林周圍活動,每每路過伴著我長大的華榮市場,看著市場現在的模樣,總有點淡淡的哀愁。
其實我們常吃的小吃到現在都還屹立不搖,很幸運的有下一代接手年邁長輩的事業,但無人接手的,便只能留在老士林人的記憶當中。
文:甩妹 & 甩甩
華榮市場
以前華榮市場裡面,博惠藥局前有一對老夫妻開的旗魚米粉湯,晚餐時間想吃隨時都能吃得到,媽媽也最常拿錢叫當時還是國小生的我,去那裡買碗米粉湯、切一份油豆腐給她當晚餐。吃的時候都可以吃到碎旗魚肉塊,湯頭之鮮甜的;用這樣的湯底汆燙過的黑白切和油豆腐也極好吃入味。
還記得老闆夫婦都不太愛笑,小時候去跟他們買米粉湯還會覺得有些懼怕 (笑)
可惜後來老夫妻倆年紀越來越大之後身體漸漸不好,也就順勢退休了。甩哥說,從小學吃到長大,高中時收起來,到現在三十幾歲了,還是好想他們。
在米粉湯斜對面,現在仍時常大排長龍的光輝肉羹滷肉飯,小時候的甩哥個性害羞,每次去買都會被大哥怒吼:「講話大聲一點啦!男孩子這樣說話誰聽得到!」留下心理陰影之後一直到長大了,才敢去用吼的點餐 (笑)
光輝滷肉飯的肥肉佔比較多,整碗吃起來的黏感重,雖然可能不是老饕們的最愛,卻是我最熟悉習慣的一碗滷肉飯。而肉羹甩媽超不愛,因為「肉太多了。」(?)
▲大排長龍的光輝肉羹滷肉飯
華榮市場裡還有間魚松油飯,現在以販賣油飯為主,端午節的時候,媽媽還會買他們的油飯來喬裝成北部粽……(噓) 但讓我們懷念的,是小時候魚松主要是賣咖喱飯的!帶點螢光色的台式咖喱飯,稱不上是最美味,卻是最讓人念念不忘的。
而在中正路上的攤商,以前的光華戲院對面,跟華榮街的交叉口這帶,熟悉的人應該都記得從前是滿滿當當整排的攤車,後來警察開始加強取締,那陣子過後便少了許多攤子,幸好我們最愛吃的甜不辣、臭豆腐都還在。
▲華榮街甜不辣位在以利泡泡冰本店前方
華榮街甜不辣以前都會因為位置問題和隔壁的臭豆腐大吵架,現在可能年紀大了,大家也和氣多了 (笑) 甜不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大概是老闆特殊嗓音的叫賣聲吧?不過甜不辣和肉圓搭配的特製醬料、還有帶著Q彈口感不顯軟爛的甜不辣,還是讓我們直到現在,想到就會吃一下。噢,但是第二代非常沒禮貌,態度很差,之後若是老闆老闆娘退休,我對他們的眷戀應該也會終止了吧。
但是臭豆腐旁邊兩家相鄰的豆花攤現在只剩下一家,從前都是固定買阿嬤顧著的那攤,豆花的香氣還有給料的大方度都是阿嬤勝利。後來攤子都還在,卻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沒看到阿嬤了,接著現在只剩原本阿嬤的那一攤豆花,不過現在都是第二代接手。
馬路口還有三間並排的攤車,蔥油餅、士林大香腸、水煎包。國中的時候下課,回家前經過蔥油餅總是耐不住誘惑,一定要來一份加蛋加醬油的蔥油餅;香腸則常在媽媽懶得煮晚餐時成為晚餐中的配菜,和辛辣的蒜頭互相輝映;甩哥說他從一顆六元吃到現在一顆十三元,但水煎包仍然總是排著長長人龍,雖然我心目中有更好的水煎包,不過煎得特別酥脆的水煎包底部,以及水嫩爽脆的高麗菜內餡,還是許多人心中的最愛啊。
▲三間攤販後方是尚未搬遷的台北富邦銀行
以上三間都是傍晚的時候出攤,而清早的時候,同個位置還有一攤蒸糯米腸則是早晨最愛,媽媽很常買份大腸給我們當早餐,我最愛的便是他的蒜蓉醬油,而甩哥跟媽媽最愛爭奪大腸頭尾段,不愧是母子,喜愛的東西都相同 (笑)
美崙街
說到美崙街第一個想到的,是陪伴我們長大的美食屋,傳統的早餐店總是長長人龍,小時候最常被媽媽派去買早餐,那時就已經很討厭排隊都覺得很煩 (笑)
小時候沒看過肉排怎麼做成的,所以去買早餐時,最喜歡湊在煎台前,死盯著早餐店叔叔的俐落動作;看見那一顆顆渾圓的肉泥,在煎台上被壓扁之後就變成一片片肉排,覺得超級不可思議的!烘得酥脆的吐司、最傳統的那種奶茶、還有雖然是軟軟的漢堡皮,但塗上美乃滋、再放上一片一片用小圓鏟壓出來的漢堡肉排、荷包蛋,就是美崙街記憶中最美味的味道。
在美食屋隔壁一樣是大排長龍的阿水麵線,從前阿水麵線其實是在海產店前面的一個小小攤販,之後生意越來越好,才搬到斜對面,有了自己的簡易店面可供內用;早上六點開始賣,許多客人都是五碗十碗在買,賣完就收攤,晚了還吃不到呢!
一匙、兩匙、喀喀喀,街上漫著長柄鍋勺碰撞不鏽鋼鍋的聲響,一茶匙蒜泥、灑上香菜,要辣的話再加上一匙特製的辣醬,充滿魔力的香氣總讓我只想快點拿回家開動。(有內用座位,但還得拿回家給媽媽當早餐呀!)(阿水持續營業中,想吃的可以找時間去。)
在美崙街、文林路口有一家永和豆漿,也是開超級久,我特別愛吃他們的蛋餅淋醬油膏,以前有一陣子真的是天天買來當早餐;也是宵夜的最佳選擇,從前跟同學約宵夜也會約在這間轉角的永和豆漿,還會吃到一半有認識的人路過,然後就坐下來一起吃了(?)
不過這間也已經搬到文林路上了,就在原址的斜對面,裝潢也變得更加現代。
永和豆漿的美崙街側都會分租給攤商,在攤商點的東西也能在豆漿店內用,最一開始的是什麼我已經忘了,只記得近期的三街巷鹽酥雞,剛開的那陣子也很愛買他們的鹽酥雞,後來生意太好也到對面銀樓旁擁有自己的店面。
而那家店面原本是台南土魠魚羹,吃不到土魠魚羹的時候有些傷心,以前很喜歡他們炸得酥脆的土魠魚,羹偏甜,我真的超!喜!歡!
鏡頭拉回永和豆漿前面的攤商,水煎包根本趕上課必備物,以前是讀北士商,那時候有參加校內所謂的服務隊(被迫),所以常常要七點以前到校,起床都要遲到了哪有時間排隊買早餐?水煎包買一個肉的一個高麗菜的,20塊給老闆,淋上醬油膏拿了就走多方便!有次分給同學,同學一吃就愛上之後都會請我幫忙買,然後我會請她幫忙買捷運站那邊的油飯,20塊就超大包吃兩餐有夠省。扯遠了,水煎包現在也還有持續在賣,不過價格也有調漲啦,畢竟我高中都已經是至少十年前的事了(苦笑)
再往前走則是阿香海產店,媽媽跟老闆娘阿香也是吃到都變老朋友了,從我有記憶以來,家裡常常有事沒事就會去阿香吃飯,最經典的蚵仔酥,配上蝦餅跟胡椒鹽,從來沒有一次不點這一道過,真的炸得太好吃了!炸豆腐一旁擺上小黃瓜切片,淋上甜甜的醬,不愛豆腐的我都還是會吃上好幾塊!還有五味小卷、炒鴨腸、蜜汁排骨、糖醋黃魚…雖然常常吃差不多的菜,但這幾道都是很合家人口味的菜,很喜歡熱炒店炒出的富有鑊氣的菜。
街上還有很大間的蔬果行,兩大間店面生意總是很好,偶爾發現缺了什麼菜直接過去買也很方便,不過婆婆媽媽常常失控到挑菜挑到站到馬路上造成交通阻塞(……)。
繼續往前走則有素食店,小時候奶奶吃素,媽媽工作到中午都要準備給奶奶吃的午餐,常常她忙得走不開就是我們小孩幫忙的時候了,最簡單就是到這間素食店去買碗紅燒麵或煎餃拿回家給奶奶,店家掀開煎餃的鍋蓋,煙霧瀰漫和著撲面而來素食的香氣,也是小時候很深刻的記憶。
素食的對面就是全家便利商店,跟華榮街的交叉口擺著一攤烏龍麵,小時候覺得老闆娘臉很臭又不客氣,但大概年紀大了現在也都很正常的跟客人對話(笑),到現在還是偶爾會很想吃,Q彈的麵條跟油脂豐厚的肉片,有點台式的日式湯頭很討我喜,想吃油一點就選牛肉、清淡一點可吃雞肉的,另外也有關東煮可自夾,高麗菜捲是我的愛。
全家前面,靠近國稅局那頭還有一攤很多士林人都會知道的,台灣第一家鹹酥雞!這大概是經典中的經典,只要說到鹹酥雞一定都是想到他啦!雖然我搬離開美崙街附近之後就幾乎再也沒吃過,改天再去吃個回憶好了(笑)
美崙街一直走到底,最後一間店家是文昌雞肉飯,也是爸媽還蠻常吃的自助餐店,小時候午餐時間問他們兩個在哪裡,「我跟你爸在文昌雞肉飯啊!」(但常常都點滷肉飯)我個人是很少吃,跟文昌雞肉飯之間的回憶大概僅此而已。
對了,美崙街上還有很有名的及品鍋貼水餃,但是每次人都超多我從來沒吃過。士林還有好多很喜歡或很常去的店家,金馥記烤鴨、山東利民也都是我的愛。雖然可能是因為住習慣,但我是真的好喜歡我從小生活到大的這塊地方,交通便利又很多好店,希望可以繼續好好的住在這(雖然房價很高)
--
然後是文林路上,他不是美食,卻是承載了二十幾年記憶的老店,現在那家很大的銀樓原本是家五金雜貨行,要買任何東西都超級方便,幾年前知道他們要收起來真的很不捨,到現在都還是會懷念那裡頭擺滿雜貨特有的味道。
也總會想起在士林舊家(現在也還是住士林啦)會跟同齡鄰居們在巷子裡跑來跑去,跳格子、荷花荷花幾月開、東西南北恰北北、跳房子、尪仔標…… 一群小屁孩到處衝撞玩得很嗨。再大一點就是電子雞、怪獸對打機、遊戲王卡…… 喔對了!從前士林國中旁的崇文社現在也搬到文林路了,就是以前的元祖食品旁的巷子口。
而隨著時代的推進,再也沒在那條巷子裡看過孩子們玩耍,從前覺得嘈雜的歡鬧尖叫聲,偶爾竟讓人有些懷念。隨著時間流逝,本就會有離去與留下,當然也會有新的進駐。美好的老滋味、伴著我們這一代長大的老店,有人能夠接手是幸運,沒能持續下去的,就讓我們用文字與記憶保存。未來也要繼續和我喜愛的這塊土地,創造新的記憶。
華榮街傳統市場
地址:臺北市士林區華榮街,建議可從華榮街與中正路交叉口開始步行。
哈哈哈我是博惠藥局前米粉湯的孫子
謝謝你的報導!
老闆娘沒有過世啦 當初是因為阿公阿嬤身體漸漸不好才把店面收起來的
天哪我們真的非常抱歉!這邊已經立刻做修改了!
當初我們也是聽市場的傳聞的,
看來三姑六婆的八卦真的不能信 XDDD
真的很抱歉!也請替我向阿姨叔叔轉達我們是壽司店的兒子女兒,
我們真的很想念他的米粉湯的味道,謝謝米粉湯給我們美好的小吃回憶,希望兩位都要一直身體健康喔!
謝謝你寫了這篇,讓我好好回味念北士商時的回憶。
謝謝你還特地留言告訴我們!有人可以一起分享共同的回憶,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 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