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祖東莒 大埔聚落,被遺忘的榮華盛景,傳統石屋新樣貌

馬祖有四大漁村聚落,大埔便是其中之一,看著被遺留下來的古樸房屋,在陽光照射下依舊神采奕奕的屹立不搖,再去想像從前的繁盛,不免感到一番唏噓。幸好大埔聚落近年來在藝術家進駐之下,發展出新的特別風貌。傳統與新藝術轉型的融合,很值得前去參觀,也是適合外拍打卡的好景點!

文:ET 20170923

部落格原文:馬祖東莒 大埔聚落,被遺忘的榮華盛景,傳統石屋新樣貌

乘著交通船抵達東莒艋澳碼頭,鴻景山莊的小老闆兼導遊兼司機阿福便等著我們一行人。第一站帶著我們到大埔石刻參觀,阿福說從碼頭到大埔石刻是我們在東莒島景點安排之中最長的路程,結果…五分鐘就到了XD這次的小旅行幾乎都在上下車間匆忙進行,總是開兩三分鐘就抵達下個目的地,雖然上下車很累,但至少不必頂著豔陽步行。

大埔石刻就在這座涼亭內,在民國42年時被國軍發現,並訂為三級古蹟。刻文上記載萬曆年間,宣州沈有容生擒倭寇69名,不傷一兵一卒,閩人董應舉題文於此。據說大埔石刻本身就是一副藏寶圖,但阿福表示,如果這真有寶藏的話他就不用在這裡帶團了啦!(大笑)

欣賞完在東莒島所見的第一個海色美景,便啟程出發前往大埔聚落。大埔聚落原為大「浦」聚落,在福州語有小港灣的意思,但國軍進駐後不了解原意,誤植為大「埔」就這樣沿用至今。

馬祖共有四大漁村聚落,分別是南竿的津沙、北竿芹壁和東莒的福正、大埔聚落,傳統的閩東建築錯落在山間,聚落內有50多間石屋,現在僅有一戶人家住居,看著被遺留下來的古樸房屋,在陽光照射下依舊神采奕奕的屹立不搖,再去想像從前的繁華榮景,不免感到一番唏噓。幸好近年來在藝術家進駐之下,發展出新的樣貌。

聚落內可看到一面牆用貝殼拼貼出大埔村的景況,藝術家蔡英傑老師擅長以螺貝類入畫,整體構圖以馬祖傳統的貓欖船以及封火山牆[1]作為畫面主體,講述的是馬祖先民出海捕魚,揚帆而起的意象[2],也有看到人說這畫裡的封火山牆便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–白馬尊王廟。

藝術家們更建立了「大埔客廳」,展示著大埔的歷史。聚落內更可見到廢棄的漁具–浮球,上面的彩繪也是藝術家們的作品,若留心點,可看到浮球上面有這樣的字:「消滅萬惡共匪,復興中華民族」。這就是古早人的智慧了,從前還在戰爭的年代,馬祖漁船上的東西常常被偷,後來便在浮球上寫上這樣的字句,若是被中國的漁船偷走帶回去,那就……XD這樣的做法便很好的防止了小偷呢!不過這次停留時間匆促,整理照片才發現自己沒拍到這麼有趣的東西,就以彩繪阿寶浮球代替,若各位有機會到東莒島上走走便去自行玩味這樣的樂趣吧!

聚落內隨處可見這樣的小心思,就連路邊的小石頭也都被畫成魚的模樣排排站,太可愛了。傳統與新藝術轉型的融合,很值得前去參觀,感受傳統閩東建築聚落,同時也是適合外拍打卡的好景點!

在大埔聚落旁便是被軍方遺棄的64據點,在這裡一樣能看見寬闊的海洋,父親來到這樣的軍用基地更是滔滔不絕,想必是想起了60年代時他在金門當兵的回憶吧!有著父親的介紹,才知道原來這樣的據點是散兵用,從前都躲在壕溝內,住在基地洞穴裡,晚上守哨要當心別被水鬼摸哨,夜晚若走在上方也得留心腳步別摔進壕溝內…在這樣的軍事場所,總覺得聽父親講述親身經歷比起導遊所述更是精彩。

當天午後豔陽高照,看見陽光灑落海平面上,隨著浪潮流動而波光熠熠真的好美,最放鬆的就是這樣的看海時刻了。

 

[1]封火山牆: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山牆的一種形式,作用在於分割空間圍合庭院、防範火患及祈福鎮邪。馬祖承襲福州文化,當地「封火山牆」較多見於廟宇使用,以及新造「閩東式」建築,其造形似相連的「人人」形,頭尾向上揚或向前(後)延伸,有的更具有誇張向天直射之尖角,或中間尖角採圓弧形。取自維基百科

[2]取自連江縣社區營造中心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馬祖南竿 八八坑道,馬祖觀光酒廠,聞著空氣也微醺

馬祖東莒 大埔聚落,被遺忘的榮華盛景,傳統石屋新樣貌

馬祖東莒島燈塔,神祕小海灣,夜間藍眼淚,遠離嘈雜平靜心靈的世外桃源

馬祖北竿旅遊,最有代表性的芹壁聚落,享受與世隔絕的優雅

馬祖南竿旅遊景點,媽祖巨神像,馬祖境天后宮,世界最高媽祖像



▼歡迎追蹤我們的Facebook、IG、Youtube,獲得更多不同面向的分享!

IMG_6180.JPG walkerland.jpg openrice.jpg
✎本部落格僅代表我們的個人意見與想法供您參考,或許您去嘗試會有不同的看法。
✎店家資訊僅供參考,最新訊息以店家為主。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